水族巴巴是一个上海别墅装修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鱼病防治 > 正文

银龙的掉眼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来源:网络整理 2020-07-28 11:42:01 5189人看过

摘要

银龙的掉眼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银龙的掉眼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银龙鱼掉眼原因分先天基因与后天影响两种。

一、由于先天基因造成的掉眼,是不可治愈的,只能在后天饲养时尽量缓解掉眼的严重性。

二、后天影响造成龙鱼掉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1.后天影响主要是龙鱼经常下视导致的。当食物进入鱼缸后下沉到鱼缸底部,龙鱼为捕捉抓取食物,眼睛会随着食物极力往下看,时间久了,形成脂肪堆积。同理,如果水层上方灯光太亮,银龙鱼为避免亮光线的刺激,眼球会自动下视,同样造成脂肪堆积。如果平时饲养中有这两点错误,必然会造成龙鱼掉眼,何况是极容易掉眼的银龙鱼。那么,银龙鱼掉眼怎么办,要如何解决呢?

2.针对后天影响引起的掉眼,治愈主要也取决于龙鱼掉眼程度的严重性。如果病症严重同样也是不可治愈的。病症较轻者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定方法来治愈。总得原理来说,就是要避免龙鱼眼睛下视,尽量向上看。比较常用的是采用正确的的喂食方法。

(1 ) 将食物拿在手里,让银龙身体向上,偶尔跃出水面吃食,避免眼睛下视。

(2 )一般,银龙鱼都会和其他鱼混养,会有灯光的影响。要调整水中灯的角度与亮度,让光线不要太强,伤害到银龙鱼,让光线均匀,避免龙鱼眼球的自动下视。这是针对银龙鱼掉眼怎么办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3.其实,解决银龙鱼掉眼怎么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缸与手术,详细的内容可以从分制与掉眼手术的文章中了解。

4.银龙鱼掉眼后恢复比较有难度,所以主要以预防为主。平时除做到以上两点以外,还有些预防的小方法。

(1)可以在鱼缸上水层放一到两个乒乓球,吸引银龙注意力,尽量减少眼球下视。

(2)可以将鱼缸底部贴上黑色的底层。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养龙鱼?

第一:体型,龙鱼是属于大型饲养鱼之一,通常呢!家里饲养的青龙系金龙系都能够达到60CM 红龙系的部分达到70CM。银龙除外如果鱼缸大可长至100CM甚至更大。

第二:外貌,龙鱼硕大的身躯,不同种类身披不同彩色盔甲。有清单的,有稳重的黄金色的,有大方的红色的,还有很多不同色系,鳃盖就如同战士的头盔,还有那宽大的七鳍,以及龙须,这足以令养鱼之人对其深受关注。

第三:游姿,相信你也看过龙鱼游动起来时的样子,特别是那些七鳍宽大的,各鳍舒展开来的龙鱼,游动的时候他的游姿那才叫鱼中之王,看起来既轻吟又具有稳重的气息。

第四:肉食主义者,捕猎的时候异常凶猛,这足以再次体现出龙鱼的霸气。

第五:及其容易饲养,只要水温,PH值,日常照顾做的好,只要做好这些就算养的不漂亮,起码不会生病。

第六:中国的传统,龙是中国的吉祥物,大多人把其实为风水鱼供养着,也有人因为喜欢龙,而对类似龙的龙鱼产生兴趣。

龙鱼可以吃什么食物?

鱼学名美丽硬仆骨舌鱼,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

在人工饲养中要注意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

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各种昆虫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养龙鱼要注意些什么?

养龙鱼关键还是得创造一个适合龙鱼的生存环境,主要以水质为主。

1.水温

龙鱼发源于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对温度要求自然不低。通常适合生活在28-30度的水温。

2.酸碱度

龙鱼适合生长在弱酸性的水中,6.5-7.5的pH值是最佳选择,pH值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龙鱼的成长与发色。

3.硬度

3-12dh是较为理想的数值

养鱼先养水,是水族界流传的一个普遍真理,养龙鱼也不例外,通过养水,建立完整的硝化系统,从而达到龙鱼对水质的温度、酸碱度、硬度要求,这样一来便营造出龙鱼适合的生存环境,继而进入龙鱼饲养的日常管理阶段。

一切准备就绪,龙鱼日常的饲养管理成为了养龙鱼的重中之重,以喂食和换水为主。

4.喂食

毋庸置疑,小鱼小虾是龙鱼生长的最佳食物,其次辅以蜈蚣、青蛙、大麦虫等其它小生物。幼龙可以喂食些红虫,但是要注意夏天红虫的保存方法。

日常喂食每天两次,7分饱(肚子微鼓)为佳。

5.换水

换水首先必须是经过晾晒的水,其次换水要缓缓注入,使水温变化不超过2度。

其次换水要定期适量,可每周换水1/5

实践出真知,掌握以上内容,养龙鱼从实际入手,真正去接触龙鱼,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cache
Processed in 0.00764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