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巴巴是一个上海别墅装修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种介绍 > 正文

蛋白虫是干什么用的 蛋白虫的养殖方法

来源:网络整理 2021-10-15 22:53:16 4137人看过

摘要经常听鱼友聊天的时候,提到蛋白虫这个生物,这个东西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接下来,水族巴巴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蛋白虫的来龙去脉,蛋白虫是干什么用的、蛋白虫的养殖方法、以及养殖蛋白虫多少钱一斤?

  蛋白虫是干什么用的

蛋白虫是干什么用的 蛋白虫的养殖方法

  蛋白虫主要作为鱼食或鱼饵使用。蛋白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水体过于富营养化,所以常常出现在生活污水或者池塘等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蛋白虫是一种蠕虫,环节动物,有些鱼类将其当作食物,比如曼龙。蛋白虫属于一种底栖性水生寡毛类,有时候还可进行短暂漂浮或者附着生活,可以附着在水中杂物甚至鱼体的表面。根据梁鹏、黄霞等的研究,该虫在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和池塘中常见,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里也可发现,它属于杂食性,主要摄食污泥中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细菌等。

  蛋白虫,学名白线虫,是一种没有关节的线状蠕虫。蛋白虫雌雄几乎同形,一般雌虫的体型会大于雄虫。蛋白虫的体型细长,体长1mm-1cm不等,有头尾分别,个体外部有角质层包裹,整体呈白色,会寄生在缸壁或鱼体上,繁殖速度快,较难清除。

  蛋白虫体型虽小,但拥有一套完整的消化系统,能够让其保证正常的生长。此外,由于蛋白虫外部有一层角质层,虽然能够有效保证其内腔液的稳定,但却导致蛋白虫在移动的时候必须衣服在其他物体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鱼友经常会发现缸壁上沾满了蛋白虫。

  水体过肥、水质富营养化都有可能产生蛋白虫,也会通过鱼食等其他媒介进入缸中。为了防止蛋白虫,鱼友们也想出了许多办法,我们也可以利用蛋白虫的天敌来进行处理。

  说起蛋白虫的天敌,最先想到的就是曼龙。

  曼龙以蛋白虫为食物,能够有效地消灭掉缸内爆发的蛋白虫。加之曼龙饲养简单,不需要天天换水;体型适当,不会被缸内主鱼吃掉;价格低廉,购买方便,可以说是处理蛋白虫的绝佳配鱼。

  除曼龙外,孔雀鱼、埃及、神仙、菠萝等鱼只也可起到清楚蛋白虫的作用。

  由于蛋白虫对鱼只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主要会对美观方面有所影响,因此,除利用蛋白虫的天敌:曼龙等来防治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换水、洗面等方式,来有效地处理缸内爆发的蛋白虫。

  蛋白虫的养殖方法

  要问蛋白虫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据悉准备好养虫箱、卵箱和筛子等设备,取种之后挑选出个体均匀、色泽鲜亮的个体进行养殖。喂食一般以米糠、麸皮、花生麸等为主,搭配蔬菜叶、瓜果皮等。成虫产卵后收集好虫卵,每3-5天更换一次收集虫卵的纸和养虫箱。养殖过程中避免环境污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养殖蛋白虫多少钱一斤?

  常情况下,黄粉虫的鲜虫价格一般在22元一斤,干虫价格一般在52元一斤。但是像四川、湖南等地的黄粉虫价格只卖到8元一斤;河北、山东等地的黄粉虫价格一般能卖到15元斤;其它地区的价格有10元一斤的、12元一斤的、16元一斤的,地方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了解。

  知识延伸:鱼缸内产生蛋白虫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之一:水太久没换成了老水

  这个原因其实可以归纳为一个字——“懒”,本来养龙鱼就是个勤快活儿,每周换水是保持水质的好办法,有的鱼友说,一周不换水或许会对龙鱼本身未必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其实你已经在无形之中为蛋白虫的繁衍准备好了舒适的环境。所以为了预防蛋白虫生长,水一定要勤换,最好按照4天1换,1次3/1。每换一次水加少量的盐。虽然有的鱼类(如金花罗汉)喜欢老水,但是也别太老。

  原因之二、投喂食物太多,食物残渣太多

  喂食龙鱼,我们都是提倡少食多餐,这不仅对龙鱼的消化系统有着增益作用,不容易生病,对水质的提高也有好处。产生蛋白虫,主要是水太肥,比如饲料投放太多,鱼无法全部吃掉,而且多喂造成多拉,鱼的粪便增多,为蛋白虫滋生提供能量。

  原因之三 、过滤设备太久没清洗

  还是一个字,懒,前边说过,鱼的粪便以及残存的饵料是蛋白虫产生的良好条件,如果过滤设备,尤其是过滤棉太久不洗,粪便、残渣在上边长期滞留,恰好为蛋白虫的生长提供了场所以及营养,蛋白虫会在上面不断滋生。过滤棉是水体的必经场所,蛋白虫会随水流污染水体。

  原因之四 、活体饵料带来病原体

  这个原因是在虫卵来源上分析。虫体作为一种活体是不可能在没有虫源的前提下无故在水中自生,例如一缸水加很多人工饵料,在没有活体且封闭的前提下多少天也不可能自生出蛋白虫,蛋白虫极有可能是由活体饵料带来,所以,平常在喂食时,大麦虫、面包虫尽量少喂,以饲料最佳,小河鱼,小河虾也最好当零食,不要当主食。饲料做为主要食物,因为饲料总是经过消毒的,冻过的小鱼小虾虽然也无害,但是长期下去,会对蛋白虫生长形成有利条件,也应少喂。

cache
Processed in 0.009805 Second.